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居民在议事凉亭反映诉求。
记者 别玥 文/图
正所谓,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强则国家强。治理之道,重在基层。 街道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万州龙都街道从细处着眼、小处入手、实处用力,打通基层治理“脉络”,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拓展共治共享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今年前三季度,龙都街道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64万元,位列全区第4位,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架起沟通“连心桥” 同心同力开出“共治之花” 龙都街道涉农涉城,既有万州最大最老的大化工老旧小区,又有体量庞大的岸上蓝山商品房开发小区;既有龙都花市上百名商户,又有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等几千名中小学生,各种矛盾诉求“多元化”。 为此,龙都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这一党建主心骨体系,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搭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在职党员下沉到网格做好服务与管理,让党员成为群众的服务者、引领者和示范者,架起社区与居民沟通“连心桥”。 在岸上蓝山小区,有一个特别的凉亭——居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遇到什么难事和诉求,也可以来这里反映。 今年十月下旬,在这处凉亭里,居民们提出了与小区物业存在的一些矛盾。“物业公司没有责任心,我希望换一家物业!”“换一家物业公司,不一定有现在这个好……”在议事凉亭里,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各自的诉求。 金港社区党委书记熊维成通过建立“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网格矛盾调解小组——居民志愿者调解队伍”三级调处体系,通过开展“问计于民”主题活动,最终将物业纠纷解决在楼栋。 这只是龙都街道积极推进基层矛盾多元化解纷的一个缩影。今年来,龙都街道围绕社区治理,以茶桌议事、板凳议事、凉亭议事等方式,召集居民集思广益,在拉家常的过程中把问题解决在楼栋中。同时,聚焦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老旧小区整治、绿化管理、停车位规划等民生问题,共开展“问计”活动百余次。 坚持“数字聚智” 金字招牌开出“民生之花” 城市是现代生活的载体,如何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更有安全韧性,事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好了,有人落水了……”前不久,在龙都辖区,通过AI预警推送,辖区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落水人员救起并送往医院抢救,成功挽救了一个生命。 诸如此类的AI预警推送事件,今年以来龙都街道已成功解决32件。这得益于龙都街道构建“智能化”场景的拓展应用。 “今年来,我们街道推进智能感知设备实战化运用,有效打通摄像感应设备520个,大大提升了城市运行智能监测预警能力。”龙都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庆告诉记者,通过智能摄像头捕捉重点场所实时画面,并将实时画面回传到平台,对重点事件进行实时分析,再通过AI算法自动进行事件研判,最后将事件研判结果传送到街道指挥中心,街道指挥中心根据事件轻重缓急程度设置AI预警,及时处置事件。目前,数智赋能已成为街道金字招牌,通过感知预警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210余件次,真正让数智赋能服务“大民生”。 刘国庆表示,接下来,龙都街道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区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强责任、提能力、重治理、促发展,迭代优化“党建+网格+治理”体系,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都实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擦亮基层群众“幸福底色”,为万州加快建设重庆重要城市副中心贡献龙都力量。 用好全国“枫桥经验” 情法相融开出“平安之花” “感谢街道相关负责人和民警帮我解开了心结!”前不久,龙都街道辖区程某向街道反映了自己的诉求。在得知情况后,街道立即联合“全国枫桥式派出所”龙都派出所,形成多元解纷合力,让程某解开了心结。 “想要解决实际诉求,我们首先要多倾听居民的心声。”龙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黄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龙都街道联合龙都派出所,建立警务室(治安岗亭)守点、“龙都义警”巡逻包片、社区巡逻队巡线、保安联巡队控面的安防网,将“法味”和“情味”相融合,以独特的方式妥善化解矛盾,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 实际上,对于人群成分复杂、人员密度和流动性大的龙都街道来说,保障社区平安稳定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龙都街道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龙都实践,与龙都派出所推行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法,完善三级线上网格群,设立矛盾纠纷楼栋调解点35个,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站6个。今年以来,成功解决矛盾事项70余件,不断提升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法理交融解矛盾,多方合力显效能。龙都街道还按照“一村(居)一清单”原则,落实“两就近”机制,聚焦服务企业需求、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社会平安等高频事项,开展帮办代办服务事项28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80余起。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效能,确保社区社会治安持续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